0%

死亡哲学课思考笔记01

上个月开始重新把压箱底的耶鲁死亡哲学课翻出来看,随堂有写点思考笔记,汇总贴贴一起。

之一(What am I?)

有说到人和普通的物理body,和机器人的区别。机器人,或者按现在的说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区别,按照课上说的我也比较认同的,是否具有自由意志(free will)(但是说来人就有自由意志吗,这又是什么是“我”的问题…..)机器可以有purpose,但是无法自己产生purpose。拿深度学习之类的来说,还是按照人类设定的目的进行的学习,这里又需要区分智能与意志,学习能力和自由意志。可以说人和机器都具有学习能力,这可以通过现实中的一系列实例进行解释。那么自由意志如何定义?如果当做是用于区分人类和机器的关键点,自由当做自主自发性产生的,意志当成想法之类的话似乎可以解释一些。从我之前的想法的话,人类的想法可以无中生有,creative是非常重要的属性。

机器也是按照人类的欲望制作的,甚至是一种比较单纯的欲望体现,为了特定的specific目的。另一方面也可以反映,如果欲望不加以节制的话最终会被欲望毁灭(?)

那么该说人具有控制自己(不被欲望吞噬)的能力?还是说能够产生约束自己的想法?这些都是人类的一些特征,但是能不能用于作人类之所以为人类的指标(几天刚学的词,能够在一定阶元上与其他类群进行区分的特征,即为指标)那么按照分类学的思路,首先我们不可能穷尽“人”的所有特征,所以只是在描述与其他类群进行比较时可以用于区别的特征,也就是特性,属性,都可以。接下来将想要比较的对象定为机器,或者说人工智能,首先能够直接区分开来的是人是生物。但是回到一开始的问题,我们并不是要知道人和机器如何区分,而是通过区分来更好的定义什么是人。那么接下来举个生物的例子吧。人类和黑猩猩共享98.8%的基因组信息,但是从外形上就可以区分,人类还有语言,能制造“精细的”工具,是一具精妙的body。那么mind呢?人类是具有mind的吗?


之二(Human have free will)

继续死亡哲学课的讨论。人类所以是人类因为人类有free will,那什么是free will呢。看弹幕有提到玛丽与黑白屋。玛丽是神经学专家,但是从出生开始一直待在一个只有黑白色的小屋里(暂且不提这是怎么能够的)。玛丽在屋子里能够学到在正常世界能学到的所有知识,包括各种颜色的波长,所以也能够理解人们描绘的各种颜色,只是从没见过而已。那么当玛丽终于有一天从小屋里出来,进入正常的世界,看到蓝色天空绿色草地,玛丽是否有得到新的“知识”呢?这又需要定义知识。如果说在房间里能够学到所有能通过文字、影响、数字等等表达的知识(物理知识)那么走出房间后对于色彩的感受则是一种新的体验,在黑白小屋里所不能感受到的一种experience,在哲学中称为感质(qualia)。感质可以用文学化的感性文字描绘,就像something in the air,但是好像无法通过定量的准确的形式描述。又或许将来的某天都可以通过神经信号等等解释吧,那时候人类会变成什么样呢,更极端一点的,当一个人,其所有一切性格情绪特长等等都能够像身高体重一样被测量写在CV上时,想象起来会变得很无趣,不过或许那时“我”的感受也并不重要吧。

另外看到PNAS上一篇论文,讨论人类和其他动物语言或者说交流方式之间的比较。人类好像总是觉得自己非常特殊,人类的语言系统与其他物种之间存在质层面的不同,对于其他动物交流的研究似乎总是将动物间的交流简化为一些信号的传递(就像把动物简化为机器一样)。但是实际上差异真的有那么大吗?很多研究中都发现一些所认为的人类独有的交流形式,在其他动物上都能够发现或许形式更加简单一些的类似形式。我想人类或许在研究时难免以居高临下的自大心态考虑吧。什么区分了人类与其他动物?这是在区分人类与机器之后,认识人类存在的另一个切入点。诚然人类与其他动物(几乎)平等的贴在tree of life上,但是无可否认的是人类在进化历史上确实是一枝独秀的一支。

之三(Does soul exist?)

如果可以想象出身体不存在而只有灵魂的世界,是不是可以证明这两者是不同 的东西?至少我认为是不能的,晨星和昏星的例子也能多少归谬出这是错误的推理。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我想可能是由于你所认为的指代那个物体的称呼,并不能真正直直的唯一指向那个物体,所以你描述的也就不是真正的物理实体,那么也就不能得出结论。(但是灵魂也不是物理实体也,但是却属于物理实体的完美物理空间?)

这里reflect罗素《哲学问题》里同样提到的物理空间,我们所认识的所感受的一切物理实体与经验等等,实际上只是对于真实空间的一种展现形式,而不可能真实触碰到真实空间,尽管看起来可能一切完全就是真实的写照。

而灵魂能够思考物理空间的概念(这里想提一下,人类似乎总是先提出概念,而其实并不清楚,或者说永远都弄不明白其真正所代表的含义,大家在用一些约定俗称的常识,用这些看起来是能够互相理解的cards拼凑着交流,然而每个人对于每张卡片的理解都并不会一样。但是反过来想想,只是用这些好像代表相通意思的符号就能基本上进行交流人类还是蛮厉害的。从个体处世的角度,不能被别人理解或理解别人的时候,不妨冷静下来,毕竟在这个层面上人与人之间确实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就当成在用外语交流,手足并用的努力用更加贴切的实际的易于理解的语言来尝试沟通吧(这一点建立在双方不能相互理解的往往是对于一些概念的定义的假设之上,通俗一点也许可以说成是价值观有所不同?)概念也是一种人类自己定下的条条框框吧,尽管或许根本不知道应该把什么框进来,先以管他三七二十一的气势丢下了铁笼子。写作中如此,说话时如此,就算是自己思考时也难免于此。为了交流(不管是与其他的交流,还是与日后自己的交流)的考虑,怎么想都是用更加清晰通俗的语言来表述更好(怨念)但是人总有喜欢打谜语的时候!不管是为了让别人和自己不明觉厉还是单纯想说胡话。人类贱贱的,原谅人类吧(合十))

好好好完全偏题了好像。回到灵魂能够思考,或者说这算是与真实物理空间构建真正联系吗?

之四(Plato-Pheado)

plato:我们在这辈子没见过完美的forms因为这个世界上不存在这些完美的东西,所以我们一定是这辈子之前见到过,所以这辈子看到的时候才能recall the memories。而又因为只有non-physical eternal的才能认知non-physical eternal的forms,所以只有我们的灵魂能认知forms,所以灵魂是在我们出生之间就存在的零件,因此在我们死后也仍然存在。

Q:我们不能通过这个世界上存在的不完美的forms的reflection来推导form是什么样的吗?说来这些forms这些概念也是人定下的,是人为给出的概念、定义,用来描述所谓的forms,在者,真实存在的东西,起源上来说应该是先观察到这个世界上的事物过程等等,然后才有了描述,才有了概念。但是现在要反过来说概念所指的到底是什么?真实中不存在完美的东西,总觉得有点看不起现实的意思?不过都快死了让让他吧(不是)因为不知道死后的真实情况是怎样所以用这些看似具有逻辑的推理来尝试宽慰自己的将死之心。另一种角度讲,只要不断的思考这些forms,尝试练习死亡(将灵魂与身体分离来达到比较pure的思考),身体死亡之后灵魂就能够去往那些gods和那些eternal souls身边?但是只是思考的层面?身体上只要能够勉强保持身体与灵魂的联系不让橡皮筋断掉就好了?这也是那些追求极致哲学以及之类的看起来入深的人之所以进行一些节俭身体需求的行为的动机?因为这个世界中并不存在那些pure的forms所以这个世界的东西基本上都不在意?只要认识自己的内心就好了?但是一个人生下来就关在那里不给予任何外界接触的话那么什么认知都无法获得了,并且人类究其一生都无法穷尽获得所有事物的认知,那么如果死亡之后灵魂对新认知的获得就停止了,那么在那个plato’s heaven里面大家在聊些什么呢,每个先后到达那里的人(假设确实存在plato所想的情况)都具有基于不同时代的认知,但是大家会去聊那些永恒的话题?什么是真实,什么是美丽,什么是正义?再具体的东西就不行了是吗,因为再具体的东西就不是大家都能了解的了。

感觉怪怪的。

之五(Plato-Pheado)

plato:我们已经证明或许灵魂在肉体存在之前就存在,但是就像cebes说的那样,这跟灵魂是否是永恒的并非一回事。那么我们如何证明灵魂是eternal、immortal的?首先我们尝试把事物分为可摧毁的和不可摧毁的。什么东西是可摧毁的?我们认为,有形体的东西是可摧毁的,那么,无形的(invisible)东西是不可摧毁的(这里论证的逻辑好像不太对?或许因为是无形的所以也不知道能被怎样摧毁,但是先按照这样的逻辑推理)而有形体的东西之所以能被摧毁是因为他们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所以摧毁他们就是把这些parts变得apart。而由于有形体者由这些parts组成,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变化的(这一点好像不太重要)。但是plato的forms不是由parts组成的,他们是简单的,纯粹的,不可分割的,所以他们是不可摧毁的。那么灵魂是否也像是这些无形的forms一样?我们需要论证灵魂是无形的。对于无形,我们可以思考三种定义,1)不可见的,这一点可以由音乐的例子被驳倒;2)不可被五感或其他方式感知到的,这一点由shelly提出的电波驳倒(但我认为这其实很难与下面一点分开,因为不能通过感觉器官感受到原因可能是在于人类的感官太弱,或许有能够直接感受到电波的人呢?)3)不可被任何方式探测到,这一点上电波就不成立了,因为可以通过收音机之类的东西接收电波并将其转换为人类可以感知的形式(这里理解为,人类能通过除了自身的原本感官之外的媒介,设备,能够间接感知到的东西)但是按这个说法的话,灵魂也通过依附于身体上能够被人类所感知到,但是这样的感知又似乎跟电波有所不同,我想这可能是由于人体这台收音机还没有被完全解析。我们知道电波如何通过收音机表现出来,但是并不清楚灵魂如何通过身体显现。或许当将来能够完全清楚人体的一切时,哲学也会十分不一样了吧,不过那时候人类应该已经与现在的(存在形式)完全不同了。

让我们来试想这时的世界。既然已经完全明白人体的一切运作,那么我想或许编辑以及创造生命也已经具有相当成熟的技术,这些学科应该是同步发展的。同时人类也了解了灵魂是如何作用于身体的,我想或许从科学的角度出发,灵魂也能够算是一种波?蕴含着一定能量,我们姑且叫他灵能,这算是现在已经有的虽然还是抽象的概念吧。而灵魂又能够通过某种奇妙的方式与各自对应的身体紧密而又松散的结合在一起,这种状态或许可以称为共生(但灵魂本身不是生物,似乎还是用收音机的概念比较恰当)那么既然这时灵魂已经是可以被探测到的,即使十分困难一定程度上或许也是能够被摧毁的。同时当人类已经能够创造生命创造身体,那么何不尝试创造灵魂呢?按照生命的角度,灵魂或许也是由某些stem灵质作为其发育的起始阶段重要的部分?这个概念是否与灵基相似?

之六(人格同一性)

从人的同一性是具有同一具身体的角度出发,当身体死亡,然后在审判日被上帝修好了之后,是否可以说,I survive my death?修好的手表和被推倒又重新搭起来的桥,死去的身体更像是哪种东西?如果说刚死亡的身体更像是停走的手表,那么似乎修理一下就能重新运转,但是说来这种情况更像被描述为假死,因为在现实中是有修复可能的,repairable。而且什么程度算是修好呢?从手表的角度,是能够正常运转指示时间,从人类身体来讲,是能够正常运行作为人类的P-function,但是桥的存在似乎并没有什么功能,那么如何判断桥是修好了呢?shelly提的说法是把每一块积木都完美的放回原位,但是这放回原位的“桥”似乎并没有行使什么功能,结合上节课讲到的,只是在还原当时拼好的那个状态罢了,这样说来感觉桥的例子并没有把状态和时空延续虫分开。因为手表的修好实际上改变或更换了部分零件,而并不是与原本的手表每一个零件都完美的归位。那么既然现在认为是手表与身体更相似,那么人类身体的死亡与手表的停走又存在什么区别呢?感觉应该还是是否是可修复的。能不能达到重新行使特定功能(作为该物体的本质特性之类,这样感觉的说法)

之七(人格同一性)

这种理论好像在一些或大部分文学或艺术作品中被当做一种常识的题材来使用,通俗来说就是灵魂互换,转生之类的。而比起personality theory或是body theory,这些作品似乎是灵魂派的,认为灵魂是作为人存在的本质,与身体并行存在的灵体。是不是存在possesion?翻译过来是被附身这样的意思。人格分裂,大概是有生物学或其他科学方面证据证明,在同一具身体中同时存在多个人格,那么该说他们是不同的人吗?总觉得很难想通。这些人格是确实存在?还是illusion或是dellusion?如果按照维基百科的说法不同的人格有不同年龄性别甚至物种,那么唯一的身体看起来是不能具有所有人格全部真实的经历的,那么这是一种附身还是幻象?如果是附身的话,那么这些人格所拥有的经历等等应该曾经在某处真实存在,也就是他们曾经与自己的身体在一起,就像拿破仑曾经真实存在一样。如果真的要考证的话在现在的时代应该也算好做?考证一下这个人格所描述的自己是不是真实曾经存在,虽然当我说这话的时候好像是个body theory people,说起来经历该算是更偏人格还是更偏身体的?


小后记:

感觉这样听课再写点还挺好的,更像是与大家探讨而非自己一个人发散,思维会聚的更拢一些,从生物进化integration的角度来看能够更加促进更极端性状的出现可能,从个体思考的角度是能获得些特定角度特定问题更深入的思想吧,不错挺刺激的。比起自己之前的瞎想更多是由生活中的事件引发,但是通常生活中稳定的因素更多,所以常常思考到的也是类似的方面。读书、上课、电影等等其他媒介和信息来源能在除了自己的生活之外获得更多的信息(体验)从而引发更多的思考。虽然比起自己亲身经历的这样的间接接触有所不同,但是本来有限的生命时间内不可能亲身经历所有的经历,能接触点总归是好的(感觉上)

(下面每段差不多在发散不同的东西)

能引发思考的信息/媒介是好的信息/媒介?(好像有点太武断了)把这里的“好的”看做是有助于帮助大家去到Socrates所描述的认真思考的人死后能够去的快乐哲学之家(什么描述)或许合适以及便于理解些。也没有说及时行乐的媒体不好的意思,能给予短暂的快乐也挺不错了(嗯啊好像变成奇怪的说法了)思考与所谓比较表层的皮层刺激有什么区别?没看过这方面的文章,总觉得太复杂了。或许区域有不同吧。

需要注意的是,思考的并非是所谓真实。或者说,每个人所思考的,由这些思考所构建的是属于自己的“真实世界”,通常来说就叫做世界观吧,但是并不是像plato所谓的通过思想可以接触的绝对真实空间(且不谈这种空间是不是真正存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世界观,这样好像很好理解。我们思考的只是自己世界观下的概念,所有东西,或者说没有真实接触到的东西,或者说就算是接触到的东西,你怎么能知道那不是幻象(还想有点偏题了),我们所思考的一切都是概念,就像god is a concept。动物也存在概念吗,动物也能思考吗(思考不能直接接触的事物)抛开人类所定义的自认为是common的概念,真实的世界剩下什么?所有人的世界观的交集能够称作是某种程度上更接近真实的东西吗?

创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是否是一种思考并把所想的东西具象化的能力?一些其他动物也多少有些这样能力,除开通常大家认为聪明的高等不如动物之外,还有像用椰子壳做躲避的章鱼等等(但这个好像不算创造工具更像是适应环境?如果重点在于创造力,那么“工具”的定义应该是自然界中通常不存在的,那么先忽略掉这个例子吧())想说的重点在于,人类并不是唯一能创造和使用工具的类群,也就是说这样能力的演化或许只是某些生物中物质积累或许由量变产生了质变的结果,人类并不是从动物界中噗嗤的获得了这种能力。